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土雞需要量日益增加。因各種原因農村散戶養土雞數量減少,規模養土雞較少,關于這方面材料報道不多,因此,土雞不能滿足市場需求。近幾年來,成片楊樹林不斷擴大,林地是生產優質土雞的較好場所。林雞結合,發展生態養殖是振興農村經濟舉措之一。 1、林地養雞好處 1.1提高肉品質。利用林地養土雞,由于采食青草、捉蟲,從土壤中獲取礦物質,飼養期長,改善肉質,備受消費者青睞。 1.2增加效益。林地養雞,節省飼料,減少雞舍面積,市場價高,比室內飼養每千克多賣1~2元。 1.3擴大了養雞場地,解決了養雞場地不足問題,增加了飼養量。 1.4降低了防疫成本。土雞采食力強,到處覓食,光照充足,抗病力強.疾病少,節省了消毒防疫費用。 1.5有利樹生長。雞在林地放牧過程中,除蟲、踏草、排糞,能促進樹生長。 1.6減少環境污染。以獨屋內規模養雞,糞臭氣味難聞,污染環境。利用林地養雞,凈化環境,減少了環境污染。 2、林地養雞的準備工作 2.1林地選擇。林地質量與養好土雞關系密切。要求林地面積大,3年以上樹的樹葉開始繁茂,能遮陽擋風避雨,林地距養雞者家稍近,與交通要道有一定距離,利于飼養和防疫。 2.2品種選擇。土雞善于覓食,抗病力強,耐粗飼,飼養期3.5個月左右.體重達1.25~1.5千克上市。優良土雞有河南省固始雞、淮南雞等,土雜交雞遜于純土種雞。 2.3建簡易雞舍。雞舍應選在地勢高燥、排水方便處,與交通要道保持一定距離。雞舍座北向南,放牧面向林地最寬處,盡量做到縮短雞舍與放牧林地距離。雞舍采用竹竿、磚墻、石棉瓦結構,舍寬4米,長度視養雞數量而定。雞舍內用塑料布圍起,利于保溫雞舍地面鋪磚,易清掃糞便。 3、養好土雞注意事項 3.1挑選雞苗。雞苗的優劣關系到育成率高低。從孵化場購入的雞苗,要選體大、被毛光滑、叫聲洪亮、眼睛有神、行走敏捷、卵黃收得凈、肛門干凈、搶食的雞苗飼養。 3.2溫度適宜。雛雞御寒能力弱,怕冷,注意保溫。雛雞適宜溫度,1~3日齡34~30℃,以后每周降溫2~3℃,4周齡以后置常溫下飼養。 3.3密度合理。育雛飼養期間1~2周齡每平方米飼養60~50只,3~4周齡50~40只,5~6周齡 40~30只,10周齡以后每平方米飼養20~15只,視季節、氣溫靈活掌握。 3.4及時免疫。養雞要做到防重于治,在平時精心飼養管理,搞好清潔衛生的基礎上認真防疫。7~10日齡雞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50日齡接種傳染性支氣管炎疫苗,60日齡肌注新城疫I系疫苗。 3.5放牧補料。春季育雛40日齡左右,秋季育雛30日齡左右,以后晴天每天早晨日出后,將雞放林地自由食青草、野菜。在放牧前補料,晚上太陽快落時放雞進舍補料。把林地分成幾區,每區放1~2周轉移另一區放牧,讓動植物有繁衍機會,形成生態食物鏈,能夠為土雞提供豐富的飼料來源。土雞補料分前后期,參考飼料配方(%):前期0~60日齡,玉米60,麩皮20,豆粕17,骨粉2.7,鹽0.3。后期61日齡至出售,玉米64,麩皮20,豆粕13,骨粉2.7,鹽0.3。每天收雞或遇暴風雨,用吹哨訓練土雞規律的條件反射習慣。 3.6嚴防暴雨侵襲或獸害。放養區內根據放養雞數量適當搭若干個簡易山棚,供雞防風避雨、飲水、休息。 4、俏市出售 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及元月中旬至2月上旬是市場緊俏時期,土雞每千克16~20元,比平時價高1~3元。依據這個行情特點,可組織安排在3~4月、9~10月進雞苗,經過3~4個月放養,公雞約達1.5千克左右,正好趕上俏市出售,以獲得高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