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06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朱漢守 作者:陽光網站 - 小 + 大
應美國谷物協會北京辦事處特邀,著名豬病毒學家、明尼蘇達大學教授朱漢守(Han Soo Joo)在長沙介紹國外藍耳病診斷控制的研究進展。作為美國谷物協會的顧問,朱漢守(Han Soo Joo)教授曾多次訪問中國各地的規模豬場,對中國豬群的健康狀況十分了解。這次的講座是特別針對國內豬病的新情況而設計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了解豬場藍耳病的4個不同狀態:1、PRRS全陰性(臨床癥狀、PCR、ELISA抗體檢測);2、抗體陽性,但沒有臨床表現(中國3-4年前大部分母豬群情況);3、剛剛母豬群有過一次流產高峰;4、母豬群流產高峰已經過去,主要問題正出現在保育后期,說明這些狀態必須要有很精確的生產數據。 如果是藍耳病陽性豬場或剛剛發過病的豬場,最合理的辦法是所有建群的后備母豬要進行人工感染,方法是將其與保育后期的豬或可能已經發病的豬混養進行暴露,在打好抗生素的前提下注射含有PRRS病毒的血清。 如果是商品場,在所有引進的后備母豬通過以上方法感染后母豬群穩定的情況下,生產的小豬可以通過清群或轉到其它地方飼養,能獲得很好的生產成績;而對于種豬場應選擇凈化。 如果豬場已經注射PRRS病毒活疫苗,建議繼續用活疫苗,但是只限于在引進的后備豬上使用,不注射其它的豬。 引種是非常關鍵的一步,要做好非常充分的防疫措施。 在自繁自養的一條龍豬場選后備豬,保育后期通過采樣檢測一次抗體,如果抗體的S/P值都>1.5,說明保育舍已經感染,自留的后備豬沒有必要注射血清感染。 用血清人工感染時,血清使用劑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血清中含有多少病毒,一般每頭肌注0.1ml就足夠。 PRRS抗體陰性的一胎母豬是易感豬只,將一胎母豬及其后代與經產母豬及其后代分開飼養很有必要,這樣可降低頭胎母豬后代的發病率。 血清檢測的抗體S/P值并不能真正預測豬場感染PRRS毒力的強弱,而是取決于感染毒株的毒力。ELISA檢測結果陰性可能表示幾種可能:豬從未感染、剛感染而未產生抗體、持續感染但已轉陰、已清去病毒且轉陰或測試方法敏感度低。 母豬群開始發?。ㄓ辛鳟a)的時候有幾種控制措施:注射自家血清、注射滅活苗或什么也不做,但不建議使用活疫苗。輔助的措施如退燒藥可能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很多母豬懷孕后期的流產是因為體溫升高造成的。 美國2000年之前在控制藍耳病方面也走了不少彎路,目前狀況是核心群(公豬站)及其大部分擴繁豬場是PRRS陰性,商品豬場的情況和中國類似,但因為是兩點式生產,其對母豬群影響不大。生產工藝流程上建議兩點或兩點以上式生產,通過全進全出阻斷疾病的傳播鏈,生產工藝流程改造是美國控制該病最主要最有效的措施。 關于疫苗注射:因為毒株的變異太大,亞型毒株太多,疫苗毒株覆蓋面太窄,所以效果不明顯,美國只有非常有限的豬場注射PRRS疫苗。不同病毒疫苗在體內復制、傳播和產生抗體的過程不同,豬瘟、乙腦、偽狂犬和圓環病毒以區域型(體內局部區域)復制為主,大部分情況下不會出現病毒血癥,所有豬都要疫苗免疫;而PRRSV疫苗是全身系統復制,疫苗弱毒對外散毒和病毒一樣,如果確實要注射PRRS疫苗,建議只注射10%的豬群就足夠。在美國考慮到安全和有效性,使用的PRRS疫苗是區域性分離病毒疫苗:通過分離、純化、提取PRRSV膜蛋白(層析和電泳)制成的亞單位疫苗,也就是常說的自家PRRS疫苗。 在美國后備母豬的培育有一套成功的方案:即在后備種豬25公斤時用本場PRRS毒株血清人工感染,已表明用淘汰母豬或發病小豬接觸效果不明顯。 PRRSV在保育階段最活躍,保育豬部分清群是一種控制PRRS非常有效措施,通過結合全進全出、早期斷奶兩點式生產、每隔一段時間清空2周內的保育豬及采取嚴格的消毒方法可顯著保育豬受PRRS困擾的問題。 關于近期感染PRRS的種豬場封群后如何做成陰性群的問題:在所有的后備母豬接觸過本場的毒株亞型的情況下,通過清除保育豬及后階段豬群,進行環境徹底消毒和防“生物害”等措施,6個月以后種豬群可形成該PRRSv毒株亞型陰性穩定群,其所繁殖的后代也是PRRS陰性群,但還是有可能會感染其它亞型PRRSv毒株。 通過血清ELISA檢測豬群抗體水平,針對檢測結果沒有太好的提前預防方法,控制措施關鍵是母豬群PRRS抗體水平的一致性和后備豬的培育??梢酝ㄟ^對PRRSV基因測序,區別不同豬場之間PRRSv毒株的亞型,建議通過基因序列分析(限制性酶切)來定期監測豬場的毒株亞型。 針對發病后經血清人工感染的場在母豬群得到穩定、保育豬群也穩定的情況下,自繁自養的后備母豬可不需再做原有PRRSV血清的人工感染。 |
下一篇:新生動物疫病發生的原因和趨勢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