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例陳述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周邊一養殖場飼養海藍蛋雞4千只,蛋雞養至55天出現部分雞只咳嗽增多,流眼淚,呼吸困難,伸脖呼吸,呼吸時有濕性啰音,特征癥狀為吸氣時頭頸向前向上伸、張口盡力吸氣姿勢;剖檢病雞發現盲腸扁桃體腫脹出血,氣管出血,氣管前段有黃色干酪物堵塞、氣管中斷有粘液。經初步診斷為傳染性喉氣管炎,經實驗室診斷確診為傳染性喉氣管炎。 二、病例分析 雞傳染性喉氣管炎是由皰疹病毒引起,該病感染后病情急、傳播速度極快,肉雞更易感染,7天后則會在當地形成大范圍流行。 若延誤治療時機, 隨著病程延長到后期極易繼發感染大腸桿菌、新城疫、傳染性鼻炎等疾病,加重死亡和增大治療難度。在秋冬交替季節,雞只抵抗力下降,另外雞群擁擠,通風不良,飼養管理不好,缺乏維生素,寄生蟲感染等,都可促進本病的發生和傳播,因此,建議廣大養殖者要加強預防意識。 三、防治措施 1.飼養管理 空氣質量較差的環境,尤其氨氣濃度過大,會導致本病發病率升高,使疫情難以控制,良好的空氣質量則會有助于控制疫病。堅持全進全出,周轉后空置的雞舍,必須要徹底清掃一遍。同時,建議用高壓水槍沖刷1次,待干后噴灑消毒。最后,選擇福爾馬林進行熏蒸消毒,消毒后空置3周。條件允許的,進雛前在安排熏蒸消毒1次。嚴禁不同日齡雞混養,遏制不同菌種間的交叉傳染。臨診期間,有感染病例出現,及時隔離診治。同時,對受污染的雞舍、用具、地面等,用過氧乙酸和百毒殺等,例行藥物消毒1次??刂起B殖密度,根據養殖實際,調整飼養規模,禁止盲目擴建。選擇用日糧,力求全價多樣,禁止長期單一用某種飼料。 2.清除病原體 帶毒雞或其他帶毒野禽的引入是發病的關鍵,平時要做好野禽的防范工作,要采取全進全出的飼養方式,不能混養。及時清掃雞舍,發現感染病例,及早隔離診治,加強護理。場地內使用物品落實好消毒制度。禁止所有未經檢疫和消毒的物品帶入,減少此菌帶入的可能。 3.計劃免疫 建議接種疫苗,提升雞群的抗病能力??稍陔u群35~42日齡時用傳染性喉氣管凍干活疫苗點眼,在70~80日齡時再加強免疫1次,若一旦發病則盡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