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7-17 點擊: 次 來源:李曼養豬大會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激素控制的優勢: 1、在后備母豬 防止初情期推遲、較少進入配種的時間和增加后備母豬的使用壽命;及早識別能繁母豬,提高非選擇母豬的淘汰率;縮小后備母豬庫的規模。 2、斷奶母豬 防止過長的斷奶到配種間隔和較低的繁殖力;解決母豬未知的繁殖狀態。 3、同步性 一群處于發情周期的后備母豬或斷奶母豬。 3、排卵 單一固定時間定時人工授精。 如圖1所示,激素控制母豬繁殖是一個循環調控系統,下丘腦釋放的激素既可以調控卵巢的活動,卵巢產生的激素又能對下丘腦激素的釋放進行調控。 圖1.激素控制母豬繁殖的循環(Knox 2017) 如下圖2所示,處于正常卵泡循環中的卵巢在多種激素的綜合作用下進行排卵,因此可以通過外在的激素對卵巢的正常卵泡期進行作用。對于斷奶母豬,目標是90%斷奶母豬在斷奶后第7天配種。但是實際中斷奶到配種間隔是有差異的,主要原因是:體況差,夏天/炎熱季節,低胎次(比如第一胎),斷奶年齡(< 18天),過晚的轉移或分開斷奶豬只,公豬接觸的方式/時間的差異。因此在一定的情況下就需要誘導排卵,比如使用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豬促黃體激素,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或激動劑)注射或通過陰道內凝膠使用,目的是提高人工授精的定時性,單公豬人工授精,減少查情、勞力和人工授精用品和使用冷凍或性控精液。 卵泡期可選擇的健康卵泡池對FSH、LH的發育、發情和排卵作出反應。 圖2. 卵泡期中各種激素的綜合作用(Knox 2017) |
上一篇:夏季光照對種豬繁殖性能的影響
下一篇:母豬產仔數少的9個方面原因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