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25 點擊: 次 來源:四川畜牧獸醫 作者:張文旺 寧興安 - 小 + 大
1 規模養殖場牛發生疫病的原因 1.1 專業技術不過關 規?;B殖場往往多關注農場硬件設施的建設,而忽視專業育種者和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不能提前預防流行病的發生。 1.2 衛生不達標 大型牛舍的衛生管理非常重要。日常如果不定期清理牛糞,很容易滋生細菌,這些細菌是病毒暴發的關鍵誘因。 1.3 選址不當和多種動物混養 大多數養殖戶選擇在居住地或附近建立農場,設施容易受到生活廢水、生活垃圾和空氣污染的影響,誘發流行病。另外,農村畜禽多,多種動物混養的養殖現象普遍,這就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增加流行病的發病率。 1.4 免疫工作不到位 一般養殖戶認為牛不發病就沒有病,缺乏提前預防意識,對免疫工作認識不足,未及時對牛群進行疫苗接種,一旦發病,就很難控制。 1.5 隔離措施不完善 全國大部分養殖場的檢疫設施建設都跟不上,當發現有病牛時,不能及時有效的隔離。在選擇和引進牛種方面,不注重初期隔離觀察,未引進優質品種,這些都為疫病傳播提供了機會。 1.6 飼養管理不當 養殖過程中忽視對牛群的觀察,在疾病早期沒有發現任何癥狀。飼料結構單一,營養不均衡,飼料質量差,導致牛長期營養不良和抵抗力下降。飼養環境、通風、飼養密度、光照、溫度、濕度等細節管理不到位,難以為牛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 2 各類牛疫病的防控管理 2.1 病毒類疫病的防控 直接和間接接觸都可能導致病毒傳播。鑒于目前對牛病毒性疾病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故以疫苗免疫為主,并加強養殖場消毒管理,控制疫情蔓延。養殖場應建立科學的免疫計劃,嚴格執行和遵守疫苗免疫工作,制定嚴格的消毒計劃,每天進行消毒和通風,以控制疫病蔓延。 2.2 細菌類疫病的防控 養殖場需要加強疫情監測,做好細菌分離鑒定,尋找適合的抗生素。除了提供抗生素外,定期接種疫苗也有助于預防細菌感染。 2.3 支原體類疫病的防控 支原體會引起牛的呼吸道疾病。支原體易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故長時間暴露在空氣或陽光下可以殺死病原體。做好養殖場的消毒管理,消毒劑能有效殺滅病原菌。此外,必須定期清理牛糞,確保場內空氣流通。對于已有感染,可用鏈霉素治療。 2.4 寄生蟲類疫病的防控 雖然肉牛感染寄生蟲病后的死亡率較低,但會使肉牛的生長性能降低,影響肉牛的正常生長發育。因此,需要定期驅蟲管理,采用體內外驅蟲方法可以控制寄生蟲病的發生。 3 綜合管理措施 3.1 做好養牛場地的清潔消毒工作 對養殖場一般先清洗,再定期用生石灰等消毒劑消毒。傳染病暴發后,養殖戶需要進行緊急消毒,噴灑有效消毒劑,對養殖場的垃圾、糞便等進行凈化處理,最后使用消毒劑再次徹底消毒。 |
下一篇:非洲豬瘟的診斷和防治研究進展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