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波疫情較往年出現得更早,發病更多 研究發現,2016-2017年第五波疫情較往年出現得更早,報告病例數也超過了之前任何一波。 第四波和第五波疫情中城鄉結合部及農村病例的比例(63%和61%)高于前三波(39%,55%和56%),但各省情況不完全一致。 約70%的病例發病前10天有家禽暴露史,活禽市場和散養家禽暴露仍是感染的兩個主要途徑。 雖然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病例報告活禽市場暴露的比例較城市病例低,但是第五波疫情中仍有48%的農村病例及61%的城鄉結合部病例報告了活禽市場暴露。 H7N9住院病例的死亡、機械通氣和入住重癥監護室的風險與以往類似。 從左至右分別是五波疫情的人感染數,可見2016-2017年這一波(紅色部分)發病數明顯高于往年。 從第一波到第五波疫情,16-59歲病例的比例從41%逐漸上升至57%。 3、H7N9已變異為高致病性病毒 在2016-2017第五波疫情前,H7N9病毒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類感染該病毒后不出現臨床癥狀。 然而,2017年2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報告從廣東的兩例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中分離病毒株的測序結果顯示,病毒的HA裂解位點插入了多個堿性氨基酸,提示該病毒已變異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禽類中出現病死等情況。 4、建議采取永久性活禽市場關閉 本研究提示對活禽中的禽流感H7N9監測需進一步加強,并建議采取永久性活禽市場關閉,或在疫情發生前采取主動的活禽市場關閉措施。 人間病例對于病死禽的暴露并未發生明顯變化,但未來可隨禽中循環的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禽流感H7N9病毒的比例的變化而變化。 第五波疫情報告的病例數高于前四波,提示禽類中H7N9病毒的循環強度可能較前幾波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