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3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劉秀梵 - 小 + 大
(五)被忽略的問題 暴露人群/易感人群/發病人群人數之比: (H9N2)=100萬-1000萬? (H5N1)=100萬-1000萬? (H7N9)=10萬-100萬? H9N2、H5N1(H5NX)、H7N9流感病毒從本質上看還是感染禽類的病原體,人群中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人因遺傳等原因也對這些禽類病原體易感,可以感染發病,是偶發事件,應以科學的態度來認識和對待,完全沒有必要恐慌。 三、禽流感的防控和根除:理想和現實 在過去50多年中人類在防控NAI方面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防控策略。 1959-2012年共發生30次HPAI流行(H5發生13次,H7發生17次)(其中1959-1994年發生14次,1995-2012年發生16次),除亞洲H5N1HPAI外,均在較短時間撲滅或根除(其中16次流行范圍不超過3個農場即被撲滅),未擴散到大范圍形成大流行,每一次流行匯總的病毒均為同一基因型,未發生明顯的抗原變異。 (一)FAO對H5N1病毒地方流行國家使用疫苗防控的觀點: 1.使用疫苗是合理的,有助于防控,但不是萬應靈藥; 2.疫苗免疫是很多防控措施中的一種,這些措施一起使用可降低感染風險; 3.完整的防控措施應包括:養殖場的生物安全,發生疫情時動物及其產品流通的限制,撲滅銷毀感染動物,疫點隔離、封鎖和消毒,謹慎使用疫苗等。 防控H5/H7禽流感的首選策略是用4種方法立即根除:1. 教育;2. 生物安全;3. 快速診斷和監測;4. 淘汰感染家禽。 亞洲H5N1HPAI傳播到63個國家;致死或撲殺2.5億以上家禽;48個國家實施撲滅計劃;15個國家使用疫苗,其中10個國家短期使用疫苗作為控制策略的一部分并最終撲滅,5個國家和地區全國范圍日常使用疫苗(中、越、印尼、埃及和香港): 2002-2012共使用1130億羽份(中國90.9%、埃及4.6%、印尼2.3%、越南1.4%、香港0.01%)。 科學合理使用疫苗:把疫苗作為最后一道防線,要在消滅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方面設防線。 (二)我國防控和根除禽流感的難點: 1.喪失了最佳撲滅時機,已變成大范圍常在性的地方流行; 2.家禽業飼養模式復雜,生物安全水平普遍較差,過分依賴疫苗; 3.我國家養水禽的飼養量巨大(全世界75%以上),生態環境復雜,有利于A型流感病毒在環境中的持續和進化; 4.管理體制和社會生態不盡如人意。 人感染禽流感,其病毒的源頭在禽類,特別是家禽,只有控制或根除家禽中的禽流感,才能有效控制人感染禽流感。 從重點研究領域和資源配置兩方面來看,我們對家禽中的禽流感重視不夠。 H7N9禽流感至今:家禽方面幾乎沒有立項研究;家禽防控方面幾乎沒有經費投入。 (本文根據劉秀梵院士在第八屆(2017)中國蛋雞行業發展大會上所作報告記錄整理,未經本人審閱。標題有改動。) |
下一篇:非洲豬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建議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