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9-20 點擊: 次 來源:誼發牧業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待產母豬階段。在配種舍內飼養空懷、后備、斷奶母豬及公豬進行配種。每周參加配種的母豬25頭,保證每周能有21頭母豬分娩。妊娠母豬放在妊娠母豬舍內飼養,在臨產前1周轉入產房。 母豬產仔階段。母豬按預產期進產仔舍產仔,在產仔舍內3周,仔豬平均3周斷奶。如果有特殊情況,可將仔豬進行合并,這樣不負擔哺乳的母豬提前轉回配種舍等待配種。 仔豬培育階段。斷奶后仔豬進入仔豬保育舍培育至7周齡轉群,仔豬在保育舍4周。 中大豬飼養階段。7周齡仔豬由保育舍轉入到中大豬舍飼養16周,預計體重可達95公斤左右出欄上市。 四、豬場布局 豬場為三點式布局:配種妊娠及分娩哺乳區;斷奶仔豬保育區;肉豬育肥區。 各區域配有專門化豬舍和設備。豬舍力求緊湊合理,互不干擾,便于豬群周轉,嚴格做到各生產單元以周為單位全進全出,各舍的大小以及規格布局,按設計要求系統安排,形成穩定的生產流水線。豬場除各生產環節的豬舍和設備外,還需外圍的配套條件,包括種豬來源、飼料來源,以及采暖用鍋爐房、供水設施、排污設施、辦公室、宿舍、交通運輸、防疫消毒等生產和附屬設施。 五、豬舍設計 1、 配種妊娠舍。空懷及后備母豬在配種舍大欄內飼養,妊娠母豬在妊娠舍定位欄內飼養。配種舍1棟(建筑面積約50╳8=400平方米)設大欄20個,妊娠舍2棟(每棟建筑面積約70╳7=490平方米)設定位欄400個。 2、 產仔舍設計。產仔舍共設2棟(每棟建筑面積約60╳8=480平方米),分為6個單元,每個單元內設22個產床,共為132個產仔床。產仔舍是全廠投資最高,設備最佳,保溫和通風換氣最好的豬舍,舍內應設有保溫性能良好并能排濕的頂棚,應有排風裝置。 3、 斷奶仔豬舍的設計。仔豬培育舍共建1棟(建筑面積約90╳8=720平方米),分5個單元,每個單元12個高床欄.培育舍應吊頂棚,要達到保溫、通風、排濕的目的。 4、 中大豬舍設計。保育豬7周齡時進入中大豬舍飼養,一般情況下再養16周達23周時,體重90公斤以上時上市。中大豬舍8棟(每棟建筑面積約60╳9=540平方米),每棟22欄, 每棟能容納400頭育肥豬。 5、 舍內水、電、暖的配置。豬舍內明管鋪設自來水管道,除單體欄母豬利用食槽飲水外,其余豬舍均設自動飲水器,以不間斷供水,保證豬群飲用。如有條件,可在育仔舍和中豬舍安裝加藥器。自動飲水器為鴨咀式,飲水器安裝高度為哺乳仔豬15厘米,斷奶仔豬25厘米,中豬40厘米,大豬60厘米,基礎公、母豬65厘米。飲水器安裝在縫隙地板上方,以防漏水潮濕。 豬舍的電線要明鋪,零、火線平行分走,豬以防朝、防火,產仔欄上要安裝插座,一切電器設備要防止豬能碰到。 暖氣安裝要求冬季產仔舍、育仔舍環境溫度應在16—20℃,其它豬舍應在10℃以上。 6、 污水處理。污水處理應按當地環保要求進行。全廠污水以排泄通暢為原則。 六、豬場投資預算 基建投資:150萬元。設備投資: 100萬元。種豬投資: 70萬元。第一年生產流動資金:150萬。 |
上一篇:蛋雞主要生產工藝及相關設備
下一篇:國家土地政策牽制下豬場該建在哪?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